您现在所在位置: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PG电子 > 培训课程 > 会计培训
2008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课件之一
更新时间:2024-08-09
没有具体的东西可以看,公共财政体系的载体是一整套制度和规范,体制是其中的一部分,如预算的编制等。主要是理念与过去不一样
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公共财政的核心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其涵盖的范围主要有:行政管理、国防、外交、治安、立法、司法、监察pg电子模拟器试玩在线等国家安全事项和政权建设;教育、科技、农业、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救灾救济、扶贫等公共事业发展;水利、交通、能源、市政建设、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运行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等。
一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许多人还不能完整、系统地描述公共财政的制度体系――正在着力建设的公共财政制度究竟是什么样子?
二是作为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许多人还不能动态地刻画公共财政的建设进程――不断逼近公共化目标的公共财政建设目前到了什么地步?
评价中国公共财政建设首先要标识出公共财政建设方向、刻画出公共财政建设进程。
我国国情:如非税收入,国外少我国多,国外土地私有,我国土地国有,资源管理
(1) 随着国家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会不断发展,制度会不断完善。如城乡差别,中国13亿人口,9亿农民。1-9;3-1。公共财政体制不一样。
(2) 东方国家有传统与特点、文化特征,文化历史传统对公共财政体系建立产生很大影响。我国是集权国家,国外是分权制,集权统治对保持国家稳定和发展起到作用。中国5000年文化的选择,最终还是选择了集权。体现到体制上,各国都有不一样,不能把西方国家制度简单的移植到中国来。
(3) 中国是个大国,也有中国的经验,30年持续经济增长,是《中国奇迹》(90年代初)西方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公共财政是财政的一种:具体类型或模式,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公共财政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模式。
体现为政府的财政主要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哪些是公共需要?哪些不是公共需要?刘教授给出了一套理论:市场作不来的事情,由政府来作,如果市场和政府都有能作,政府作得更好些,也由政府来作。也要作效益对比,如果市场经济更有效益,市场来作。
市场机制提供的满足私人需要的物品称为私人物品,与此相对应,财政机制提供的满足公共需要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据此,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就是政府通过非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
资源配置:把钱花在哪里,人为安排,与市场配置不一样,市场配置有价格机制等。
收入分配:是再分配,与市场的初次分配不一样,市场的初次分配是要素生产力分配,如拥有的土地的有土地收入,有技术的技术会带来收入,市场的初次分配会产生贫富悬殊;再分配是人与人之间收入分配调剂,如低保
经济稳定:国家的宏观调控。我国在全力推进财政收入改革和财政支出改革的同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机实施了不同的财政政策。财政调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1993年实施的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尤其是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均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确保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增加了就业,改善了人民生活;扩大了国际影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是中国公共财政体系应覆盖基础环境建设、制度框架建设、运行绩效建设和开放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建设四个层面
制度框架建设:非常重要,美国较好,有稳定的宪法,各级政府该做什么很明确;我国,相对来说欠缺,由哪个地方政府作,各级政府应该作什么,不清楚。
开放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建设:美国与中国高层经济的战略对话,美国的财政部长是首席代言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外币币率的变化作出灵敏地反映。
重要的是建立公共财政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系统地改造财政制度安排,重塑财政运行机制,因此建立公共财政更多的是政府行为,是政府自身的改革,是政府自身的“革命”。
评价标准:政府干预度、非营利化、收支集中度、财政法制化、财政民主化、分权规范度、均等化、可持续性、绩效改善度和国际化
政府干预度:比美国要多些,如股市,一般来讲,采用间接手段,直接手段少用(价格控制)
公共财政立足于非市场赢利性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公共财政活动范围立足于非市场竞争领域,不介入一般竞争性领域,不应“与民争利”;二是指公共财政活动立足于非市场竞争领域,也应立足于非赢利性。政府向社会成员征收收入只应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为限。通俗说法就是公共财政活动中应做到“以支定收”,即根据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共需要的需求确定公共物品的生产规模及相应的公共支出规模,公共支出规模确定公共收入的规模,而不能以政府能够征得的收入多少来安排支出,即不能“以收定支”。“以支定收”是政府公共活动的行为准则。“以收定支”则是企业和家庭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收支集中度:统一财政,是一个大问题。突出的问题:非税收入,容易形成第一财政,第二财政。其实,市场经济初期,很多方面缺点都一样,美国上世纪30年代。假东西、乱收费、腐败现象都有,财政预算外也很多,为了解决问题,从哪里下手,――“财政”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开始。
在适当增加中央财政集中度,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同时,赋予地方适当的财权,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增强地方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和能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财政法制化、财政民主化: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法治化就是说整个公共财政活动都置于法治化轨道上,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进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依法理财。当然这里的“法”是民主基础上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意志的“法”,是“合法的法”,即“正义之法”、“理性之法”、“合法之法”。通过民主的方式将社会成员对公共财政活动的集体意愿上升为法律,从而使社会成员的意志得以真实决定、约束规范和监督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确保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符合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阿克顿曾言:“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腐化”。既然国家(政府)为了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而被社会成员委以强制性的公共权力(政治权力),那么有效防范掌握了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及其官员滥用权力损害社会成员利益就成了社会公众最关注的问题,而唯一的途径就在于政府行为法治化,而政府公共财政活动法治化是关键。因此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就不仅仅是从“公共性”方面入手“甩包袱”(缩减财政支出供给范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政府自身行为规范化入手,推进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的法治化。
分权规范度:预算制度,要有一整套的监督体系。美国有两套预算同步进行。美国预算局编制预算,现时,美国国会有预算委员会,也同时编制预算,再在审核时相互交流,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一目了然,要在基本认可以后才能执行。我国人大有了预算委员会,但在初施和程序法不是实休法上财政部和人大一直有争议。
均等化;从消费角度上讲问题较大,一是政府提供服务能力上讲,各级政府财力差异大。二是从老百姓角度讲,老百姓享受公共服务上,也要大体均等,但差距却大。为了进一步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决定》提出,要通过完善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分成办法,进一步提高中央财政集中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调整优化专项转移支付结构,进一步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着力推进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要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
绩效改善度:重要内容,采用复式预算,零基预算,这些只是方法不同。广东,编制绩效预算,
财政体制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财政分税体制改革,在致力于政府间财力分配格局调整的同时,着眼于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公正化,力图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运行机制。
1978年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到1994年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1980年、1985年、1988年三次重大改革。三次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共性,就是实行对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财政包干体制:(1)80年中国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以财政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率先进行。数省份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了财政包干体制的基础。82年开始逐步改为“总额分成,比例包干”的包干办法。(2)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以适应84年两步利改税改革的需要。(3)88年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6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包括“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和“定额补助”。
(1)历史作用。首先,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统收统支的过度集中管理模式,中央各职能部门不再下达指标,地方政府由原来被动安排财政收支转变为主动参与经济管理,体现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其次,历次的财政体制改革都是对原有体制某种程度的完善。再次,激发出地方政府的经济活力,带动财政收入增长,为其他改革提供了财力支持。
(2)制度缺陷。包干体制注重政府间收入在所有制关系下的划分,缺乏合理依据,是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一对一讨价还价的财政包干体制缺乏必要的公开性。第二,基数核定方法不科学。第三,注重既得利益导致财政包干体制缺乏横向公平性。第四,财力分散,中央政府缺乏必要的宏观调节能力。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提供了方向
(1)分税体制的改革目标:一是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成为分税财政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二是实现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规范化是分税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通过调节地区间分配格局,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实现横向财政公平是政府的重要施政目标,也是分税体制的预想目标之一,但这一目标未能实现。
(2)1994年分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结合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作了较大调整: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税,或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其次,在政府支出方面,由于政府间事权划分没有新的实质性变化,因此,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维持原有的中央和地方的支出划分格局。 第三,建立税收返还制度。第四,保留原体制的上解与补助办法,并在1995年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
(3)分税体制改革的成效评价与以往历次财政体制改革不同,1994年的财政分税体制改革,是建国以来调整利益格局最为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 首先,分税体制改革使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相对规范化。分税体制改变了原来的财政包干下多种体制形式并存的格局,使得中央和省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相对规范化。其次,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比重明显提高。新体制对各级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激励作用较为明显。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特别是中央收入比重,以及中央在新增收入中所得份额都有明显提高,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纵向财力分配机制。再次,形成了普遍补助格局,初步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为建立较为规范的横向财力均衡制度打下了基础。
中国财政管理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预算编制制度在2000年前未作过根本性改革。中国2000年以前的预算与发达国家的预算模式相反,年初提交审议的预算只按功能分类提供,不反映各部门的总预算,不反映具体的预算收支项目和支出控制数,不反映所有的收支活动。政府的财政政策只能起到粗放控制支出结构的作用,对于具体的支出管理和支出效率控制很弱。实行部门预算是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突破口。部门预算制度能够统一预算编制的范围,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预算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革预算编制制度。通过科学、规范、透明的预算编制程序,编制出便于管理和具有制约机制的预算,即支出精细化管理,财政使用来讲,具体化,具体到人和事,政府的会计核算基础达不到,刚一和个头。这样才有可能实现预算的规范管理,依法执行和加强监督。从而使政府预算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新华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韩洁)“1998年我们向人大提交的财政预算草案仅仅是两页说明加上四张表,启动公共预算改革后,1999年我们送给人大审议的2000年预算草案就变成了108个部门的108本厚厚的预算,当时是用手推车推过去的。”河北省财政厅副厅长高志立至今对当年改革前后的变化记忆犹新。“老一套的预算草案由于部门没有统一预算,导致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采用部门预算后,就能清楚政府这一年究竟有多少钱,这些钱都花在哪些领域,部门的资金配置结构是什么样。” 高志立说。地方预算管理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推动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预算改革风暴”。2000年,中央政府开始实行编制部门预算制度。作为预算制度改革的试验平台,推行部门预算是近年来我国公共预算制度改革最重要、最见成效的“亮点”。
2007年中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迈出重要一步,财政部门将按照新的政府收支科目编制预算。此举标志着中国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2006 年2 月10 日,财政部出台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其指导思想是,适应市场经济备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以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创造有得备件。其基本原则:一是要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二是要有利于预算的公正、公开、细化、透明;三是要有利于加强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四是要有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主要内容:
改革前政府预收支科目划分为一般预算收支科目、基金预算收支科目、债务预算收支科目;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改革后分类科目除包括一般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债务预算收支外,还包括了实行专户管理的财政预算外收支以及社会保险基金收支。
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将政府收入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分6类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备件下政府职能活动情况及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支出分类、款、项三级。17类,如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
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支出经济分类设类、款两级,分12类,如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分税体制改革部分地解决了纵向财权分散问题,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则是要解决横向财权分散。横向财权分散表现在政府财力及其分配没有统一集中在财政部门,政府资金游离于财政统一管理之外,各部门的各种预算外资金规模巨大,导致部门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滥用政府资金现象屡禁不止。这是长期落后的国库收付管理制度导致的直接结果。
2001年3月,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重大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目的是建立一种高效率的财政资金运行机制,以保证预算收支严格按预算执行的,避免挪用财政资金的机会。这是规范政府收支行为,从源头上防范腐败的根本性措施。按照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这一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中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二是规范收入收缴程序,所有财政收入直接缴入财政国库或财政专户;三中规范支出支付程序,财政资金统一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包括(1)财政部门在央行设立的国库单一帐户和(2)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设立的用于工资支付、政府采购、经费支出等集中清算的财政集中支付专户,以及(3)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开设的用于日常支出的零余额帐户。
2002开始在我省试点,2003年8月我省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展顺利,又有178家单位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范围。岳政发[2005]29号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岳阳市中心支行《岳阳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2005年12月由市政府确定有代表性的市直预算单位进行改革试点,在总结经验、优化和完善方案的基础上,2006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06年7月1日起,市本级将率先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这一改革使中国国库资金收付方式向国际惯例前进了一大步。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其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财政资金的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国库集中支付的显著特点是资金的流转链条短、速度快、支付程序简洁,各资金使用部门没有资金的直接支配权,因此弥补了预算外资金管理方面的漏洞。但是,仅有集中支付制度还不足以保证政府支出的绝对合理性、合法性和安全性,因为它无法彻底排除由于利益驱动而使支出部门与供货商勾结起来共同侵吞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因而也就无法实现由“共谋博弈”向“囚徒博弈”的转变,不能根本杜绝腐败现象。政府采购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极大地增强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使腐败行为失去了滋生的蔓延的土壤。因为此时支出部门只需将所需商品和劳务的规格和数量告知政府采购机构,由该机构负责具体的招标事宜,因而切断了支出部门与供货商之间的联系渠道。从而体现“效率、规范”要求,有效地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离不开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改革的同步进行。一要完善政府采购办法。政府采购是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的重要前提,政府采购规模越大,财政直接支付的额度就越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果就越明显。我们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实行政府采购,把游离在直接支付执行范围之外的采购项目和工程项目纳入到直接支付中来。二要加大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的力度。只有将预算编制细化到具体预算单位和具体支出项目,国库部门才能将改革推进到预算单位,将资金支付到项目,并监督资金的正确使用。对此,赵协成指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整个政府工作将产生重大影响。各部门单位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大局出发,强化大局意识,积极配合改革;严肃财经纪律,认真做好资金移交工作;强化内部监控,切实履行财务管理职能,扎扎实实把改革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3年,改革内容是取消针对农民的一切收费项目,调整农业税税率,实行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的政策。中央确定的农村税费改革主要思路是,“三项取消”、“两项调整”和“一项改革”,即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筹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为了保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成功进行,防止农民负担的反弹,中央财政向由中央认定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省市区连续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实践证明是富有成效的。
改革的第二阶段是从2004年开始。国务院决定5年内取消农业税,当年对黑龙江、吉林两省先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对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其余省份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同步降低,沿海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另外,中央还规定从2004年开始取消农业特产税。为了支持当年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中央又将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到510亿元。2004年实行取消农业特产税、部分地区免征农业税、降低农业税税率政策后,全国农民由此又减轻负担294亿元。
农村税费改革的政治、经济影响,不亚于当年的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它从制度上开始动摇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造就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其政治和经济意义都是空前的。
决定》提出,要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这不仅提出了完善公共财政的重点,也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从我国的国情看,公共财政要承担的基本任务是保障政权运转、支持经济建设、调节收入分配、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看,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要在支持经济发展和保证政权建设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投资领域和结构。
我国财政支出改革也取得重大成果,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财政支出结构明显优化。部门预算改革已全面推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规模不断扩大;“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稳步深化;支出结构改革力度加大,重点增加了社会保障支出,工资性支出,教育、科技、文体广播事业的财政投入,并增加了农业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较好地支持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农业税收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延续下来的,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不管是税费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对农民征税同城市居民所采取的政策不同。从协调城乡关系的角度看,我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应和城市的税制改革统筹考虑,最终目标是消除城乡二元税制结构,实行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以此目标衡量,在取消农牧业税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第三阶段内容,应该是实行城乡统一税制。不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农业、农民应先实行免税和零税政策,待农民真正富裕起来达到全面小康生活水平后,再考虑按城乡同一税制向农民征税的问题。总之,对城乡居民实行公平税费和公平负担,是在农民负担减轻后农村税费进一步改革的主要目标。
部门预算改革仍存在很大局限性,比如公共预算的公众参与程度不高,预算过程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等,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满足人们需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效率是关键,是第一位的。效率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公共财政作为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其核心也是要解决效率问题。从计划财政转向公共财政说到底也是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必然要求。财政机制要符合经济效率的要求,其实质上也必然是一种模拟市场机制。
在我国,财政公平的观念还没有得到确立,尤其是在财政实践中,即使排除非制度性的人为因素,财政不公平的问题也十分普遍: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和公共设施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等等
债务的特点:待机公平。还钱的人和享受的人不一样。如借钱修路。20年后还本付息,当事人可能从40岁到了60岁,已不在位,支付本息的是20年后的人,20年后路还能用,有持续效益,可以考虑借支。
完全靠税收是不行的,完全靠非税收也不行,还得有不定的债务,但债务多了也不行,(成为滥用手段)健全正常的收入体系,应当包括税收、非税收和债务。
如学费:有公平性在里面,政府国教育,一方面对社会带来效益,社会应当分担,即社会部门承担由税收来解决;对个人来说,个人好得到好处,个人应分担,个人承担由本人交费,即非税收。教育支撑靠中央、省、县三级负担,在政府之间分解,各各自负担多少,9年制义务教育,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支农村来讲,承担不了。
诉讼费:也有“机会成本”,如离婚案件,应交诉讼费,因难分真假,即需求真假的分离,所以财政制度设计交诉讼费。对法院来讲,不能完全靠税收,这就是法院的一笔收入――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的概念分岐大,没有统一的概念,我国非税收入到底有多少,财政部都不在清楚,通过统计,仍然没有弄清楚,数量不清,项目还清,制约公共财政建设发展,政府的收入,统一拿起来使用,目前办不到,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不能一步到位。
非税收入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能、行使国有资产或者国有资源所有权、提供特定服务或者以政府名义征收或者收取的税收以外的财政性资金。从性质上界定分为以下六类: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产(资源)收益、其他非税收入。对“其他非税收入”的界定,要把握这样一条总原则:不以单位性质区分,而是以收入性质来源区分。注意以下点:1、目前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立项和标准基本上是由物价部门单独管理,有些项目从性质上带有明显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政府待业,具有强制性因此收入必须按规定上缴财政,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如环卫单位。2、所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取得的经营服务性收入和其他杂项收入上交主管部门使用的部分,主管部门必须上缴财政纳入“收支两条线、单位取得的经营服务性收入是否上缴财政,不要以收费的票据来判断(税务发票或财政收据),而要以资金的取得性质来确定。此外,有上级补助收入的,按规定要通过财政渠道进行动作,而不能由单位上下级之间绕过财政部门私自处理。
2、使用费: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教育”自愿,特点,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有明显的受益对象。
2、使用费:还有一部分要税收补偿,不能统筹调节,要税收弥补其差异,如果自行调剂,会定价高。
3、功能性或管理性收费:是政府用收费手段和法律、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收取的,不能给部门单位使用,应纳入财政。对这项主要统筹与激励性问题,不是用途问题,奖励政策,税收收入好是一样的采用。
4、财源性收入,:是我国特有的,我国非税收入中三分之一是财源性收入,也是最有潜力的。
目前部门预算改革尚在进行中,还存在一些制约科学、规范地编制部门预算的问题,如缺少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综合预算制度不健全;缺少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预算收支分类方法落后;政府资产状况不清等。这些都是预算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重点。公共财政是建立在现代预算基础上的财政制度,预算是公共财政运行的 “道路规则”,是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控制财政活动的机制,我国建立公共财政要以现代预算制度建设为核心。
部门预算改革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切实解决好。“收支两条线”管理没有完全到位,流于形式。部分单位预算外资金仍有较大比例未进入专户,有的虽然进入专户管理,但留用比例过高。随收随支、以收定支问题普遍存在。未能真正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部门综合预算。
公共财政是一种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这里的分配指广义的分配,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最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构成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公共需要决定着公共财政的存在,决定着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效果。公共财政则着眼于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公共财政不应该成为超越市场的力量去满足社会成员的私人需要。
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运作程序是:预算单位按照批准的用款计划向财政支付机构提出申请,经支付机构审核同意后在预算单位的零余额帐户中向收款人支付款项,然后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由零余额帐户与财政集中支付专户进行清算,再由集中支付专户与国库单一帐户进行清算。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由于银行间的清算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进行的,因而财政支付专户和预算单位的帐户在每天清算结束后都应当是零余额帐户,财政资金的日常结余都保留在国库单一帐户中。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功能的实现,在财政系统必须建立连接财政业务部门、央行国库、集中支付机构、预算单位和经办银行的财政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向有关各方提供实时的预算指标信息和支付指令信息;在银行系统必须建立连接央行国库、财政集中支付专户经办银行和所有预算单位经办银行的银行间清算系统,该系统在预算单位发生支付时能实时提供央行国库与财政专户及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的资金清算。另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还涉及到现行的预算管理、国库管理、银行结算等方面的有关法规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改,以保证此项改革的合法实施与规范运作。
会上,李湘岳要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策性和技术性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精心筹划,高标准推进改革。市、县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工作,要建立健全各项数据库,细化收支项目,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改革过程中,各部门单位要牢固树立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大局意识,不折不扣地执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凡应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要一个不少地实行,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对其内涵的认识,必然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入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由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因而公共财政表现出真正意义上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商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得到了严格意义上的体现,从而我国的公共财政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公共财政。)
农村税费改革要想取得彻底成功,既要依赖自身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也要有其他改革措施的配套。当前,农村改革已经到了必须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阶段,任何单项改革的“单兵作战”,都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一是必须坚持继续降低农业税率的政策。二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三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县级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四是加快推进县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切实精简县乡以及农村的管理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五是清理乡村债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乡村债务是由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缺位造成的,中央和省级政府应承担更大的清偿责任。按照制止新债、搞清旧债、分类处理、逐步消化的思路解决乡村债务问题。只有合理科学地解决好乡村债务问题,才能为进一步农村税费改革扫清障碍。六是坚持中央财政继续向农村税费改革地区转移支付政策,并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乡村财源不足、债务沉重是影响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我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决定》提出,要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这不仅提出了完善公共财政的重点,也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增长保持在每年15%左右,但科教文卫等方面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1992年至2003年却基本没有增长。群众对“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反映强烈。
1994年财税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并收到了比预期更好更大的成效。第一,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家与企业、国家与个人、中央与地方的新型利益分配关系,为微观经济运行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第二,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税制框架,稳定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第三,形成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都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1994年到2001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2.14倍,年均增加1595亿元,增长17.8%,是历史上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增长最稳定的时期。其中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规模达到16386亿元,比1990年增加了4.6倍。同时,地方财政收入也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从1994年到2001年,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1.2%。第四,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2001年,中央财政收入9174亿元,其中通过税收返还、一般性财力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各种形式转移支付用于地方的就达6002亿元,是1994年的2.5倍,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